转自贴吧:交易员
作者:天仙老人
转帖原因:天仙老人将入门基础常提到的,趋势,交易心理,技术分析,常用指标解释的非常详尽易懂。
原贴地址:https://tieba.baidu.com/p/4064646166
一说到技术分析,会联想到很多技术方法,诸如蜡烛图技术、西方技术形态、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等等,这些个理论能够有效的原理是什么?
生活中,各行各业用到的力学、热学、声学。。等等理论是建立在经典物理学基础上的,而经典物理学的基础就是牛顿三大定律,而要学好物理学的各个学科,牛顿三大定律必然要首先掌握。
同样,技术分析理论也是建立在技术分析三大定律上的,(准确说是三大假说,因为还没有严谨的科学论证),要学好技术分析理论,自然也要掌握这三个假说。
市场包容消化一切是我们可以撇开基本面研究技术分析的前提,这个市场是自然运行的市场,遇到地震、行星撞地球等之类的突发性的非市场性因素干扰技术分析会失效,当然基本面也会跟着失效。
价格沿趋势行走,即价格的变化是有规则的,这个规则使价格呈现出某种趋势性,应用这一条假说的理论通常是局部理论,比如蜡烛图技术,几根蜡烛线代表了当前趋势正在做的变化,趋势线技术,通过价格与趋势线的关系判断即将的变化,因为趋势是整体性的,而理论分析中往往偏重了局部的作用,因此交易中单独应用这一条假说理论总是感觉效果不佳,如何把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就成了在这一假说上建立起来的技术理论的关键。
历史会重演,这一条假说是说市场以人类心理为根据的,而人类心理从来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历史会重演。价格到底在重演着什么历史呢,西方技术形态发现了价格在重演三角形、头肩型、楔形等等形态,波浪理论发现了价格在按照波浪形式循环往复的重演,江恩理论、黄金分割率发现了价格在重演着某种百分率,价格重演某种百分率是不容易发现但比较有意思的,百分率的重演是整个宇宙的神奇现象,如兔子繁殖的数量、松果、凤梨、树叶的排列、某些花朵的花瓣数、蜂巢、蜻蜓翅膀等等按照斐波那契数列生成,由人组成的市场也遵循这样神奇现象,使黄金分割率大有奇效。然而单独应用历史会重演的理论因为滞后性也使交易效果不佳
我们在做技术分析的时候主要是应用后面两个假说,这两个假说相互补充构成我们的分析系统。
因此,为了使我们的交易利益最大化,我们需要两套交易理论,一套建立在价格沿趋势行走这条假说基础上,一套建立在历史会重演这一条假说基础上。每一套成熟的理论都能获得高额回报,但能拥有两套更事半功倍
楼主从书中了解到交易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投机型,一种投资型;投机型的交易者根据价格图表分析操作,就是所知的技术派,投资型的交易者根据基本面数据分析操作,就是所知的基本派。
失败的投机型交易者往往会因为分析错误及不合理设损设盈被迫成为了投资型交易者,失败的投资型交易者往往是成为了冲动的投机型交易者。
基本面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楼主不懂此道就不说了,继续扯技术派的内容。
技术派的定律是市场永远都是对的,这决定了交易者应跟随市场,顺应市场的趋势,不要跟市场争论。
交易者既然要顺应市场的趋势,就需要多研究趋势的特性,通常认为趋势分为三种:上升趋势、下降趋势及震荡趋势。三种趋势交替进行,形成了各种复杂的形态,对这三种趋势的分析诞生了许多交易理论,每一种你所用的理论都是可以盈利的。
楼主采用的理论是均线法,因为三种趋势交替进行如同 N 字一样,对其进行平滑就变成方向更明确的曲线了,因此均线法是顺势操作简单而有用的方法。
不管采用何种理论,顺势操作都能带你盈利,但其中的秘诀则是如何截短亏损放大利润。所以交易者的任务就是研究如何截短亏损放大利润,而不是寻找一套交易圣杯的理论,因为你已经有了理论了,就是你正在用的理论。
截短亏损放大利润是战略,比如跟踪止损,金字塔加仓法,减仓跟进等,最终的结果是使总的盈利大于亏损。
因此技术派交易者就需要做到两点,第一顺应趋势,你所用的理论就可以帮你做到;第二研究截短亏损放大利润的战略。为了说明做到这两点真的可以盈利,楼主做了个简单测试。
以 20、30、50、120 日 EMA 及参数(12,26,9)MACD 组成的简单系统,均线空头排列时,MACD 死叉做空,均线多头排列时,MACD 金叉做多。以固定的 0.1 手开单,止损 3 美金,止盈 10 美金,测试黄金 H4 周期,时间从 2011.5.30——2014.12.30,测的资金曲线如下
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个简单的系统,有过长时间的亏损,也有长时间的盈利,整体处在了盈利中,胜率只有 26.21%,所以这不是一个好的系统,但保持盈利大于亏损的三倍,最后却能有所盈利,这说明了截短亏损放大利润的重要性。因为胜率比较低,是不是说最后的盈利跟顺势操作没有关系呢,因为大部分的单都是亏损的,当然不是,亏损主要是因为固定的止损止盈不能适应每一段时期,但顺势操作能保证交易的持续一致性,使整体的交易在统计上是可靠的。如果人工及时的加上一些过滤条件,最后的盈利将更合理。
顺应趋势还能提高胜率,为了验证顺势对胜率的重要性,楼主将止损设为 0.3 美金,止盈设为 1 美金,来抓住趋势爆发时的较少利润,这是更容易做到的。当然 0.3 美金的止损基本不起作用了,因为许多平台的点差都大于 0.3,但这不影响测试抓趋势爆发时较少利润的胜率。
再次测试发现,如果只抓趋势爆发后 1 美金的较少利润,胜率逼近 100%,而盈利也显著的持续增长。
当然这不是建议频繁操作来赚取较少利润,这在实际交易中是很危险的,只是说明顺势操作是保证胜率的方法,但无法给出盈利的目标,但能保证交易的持续一致性,使交易者能用截短亏损放大利润的战略获得更合理的利润。
上面写了那么多其实就说了两个要点,顺趋操作和截短亏损放大利润,顺势操作是纪律,通过测试说明了简单的顺势系统就能带来利润,因此这告诉交易者要相信自己的交易系统,对照图表,如果交易者能用自己的系统分辨出趋势,那它就是有用的系统,要对它有信心,之后的重点则是研究截短亏损放大利润的战略。
截短亏损比较容易做到,在开单位置设几个点就可以,而放大利润楼主认为最好的方法应是跟随趋势,比如追踪止损法,但由于趋势经常回调会过早被震仓出局,所以跟进趋势的形态更合理,只要趋势的形态持续就持仓不动,形态改变则减仓或平仓——分批出仓法,新趋势形成再继续跟进或加仓。
交易者了解以下市场的基本情况,并再次体会交易的要点,要对自己的系统有信心,坚持顺趋操作和重点研究截短亏损放大利润的战略。
市场的 5 种基本事实:
1、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
2、不必知道下一步会有什么变化。决定了应跟随市场并管理仓位。
3、定义优势(机会)的任何一组变量产生的盈亏都是随机分布的。统计上具有持续一致性。
4、优势(机会)只不过是显示一件事情发生的概率高于另一件事情。决定了统计上的可靠性。
5、市场中的每一时刻都独一无二。
另外贴一点轶闻。
这家经纪商公司董事长是位经验丰富的交易者,有 40 多年谷物操作经历。他对技术分析所知不多,因为他在交易厅里赚钱,根本不需要技术分析。但他不在交易厅里交易时,发现看着屏幕交易很难,而且有点神秘。因此让这位明星技术分析师陪着他交易,这位新人分析师抓住机会向经验极为丰富的董事长展现自己的能力。
他俩一起看黄豆市场,这位分析师用技术预测到重要的支撑和压力点,并且行情正在两点之间波动。在向董事长解释这两点的意义时,他用十分强调并几乎绝对确切不疑的说法指出,如果行情到了压力关卡附近,就不会再上涨,会反转下跌;如果行情接近支撑位时,会止跌向上。
他们坐着看盘,黄豆行情慢慢地跌到这位分析师所说的关键支撑位,也是当天的最低价,这时,董事长抬起头看着这位分析师说:“这里就是行情不该下跌,应该上涨的地方,对吧?”分析师说:“绝对如此!这就是今天的最低价。”
董事长反驳说:“鬼话!你看看我。”他拿起电话,打给交易厅的黄豆接单员说:“市价卖出 200 万(英斗)黄豆。” 30 秒后,黄豆每英斗暴跌 10 美分。董事长看着满脸惊恐的分析师,说:“你说行情什么时候会止跌?如果我可以这样做,任何人都一样可以”。
继续扯一点趋势,楼主的理解中,趋势有以下特征:
1、方向,有三个方向,依次上升的峰和谷是多头方向,依次下跌的峰和谷是空头方向,峰谷交叠是横向
2、强度,有两个属性,速度和规模,倾斜角度越陡峭速度越快,空间和时间越广泛规模越大
3、周期性进化,一段多头之后是一段空头,两者组成一个周期,但一个周期完成后价格不是又回到原点,而 是相比原点前进了,亦即形成了进化,接下来将继续前进,典型的代表是波浪循环前进。
4、分形结构,趋势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间的结构是自相似的,这种自相似性有很多种,比如 N 字结构、波浪、价格形态等,不同层次间的过渡遵循阻力最小路径。
楼主主要说一下特征 4,分形结构,是趋势追踪法的原理
趋势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间的结构是自相似的,比如 4 小时层次的一个单边趋势,其每一个波段在 1 小时层次也是一个相似的单边,有一个常用的说法是 1 小时与 4 小时走势相共振。楼主基于此介绍下 N 字结构
比如这一个 4 小时的走势,在一个大 N 字结构里包含许多小的 N 字结构,这是一个空头 N 字,跟随这个空头结构应该做空,每一个小 N 字结构形成的向上回调就是做空的机会。找这些机会就需要把趋势分层,可以用趋势线分层,也可以用均线、布林线等,而楼主就介绍均线分层法。
应用均线可以将 N 字的每一个波段平滑,5 日、10 日线就可以很好的代表 N 字的每一个波段。如上图添加均线后的效果:
如上图红色框内一波持续的单边波段,价格是处在两条均线之下的,如若跟随这一波段做空,可以在 1 小时层次寻找机会,则在 1 小时层次的效果如下:
如上图,我们多加了两根线,20 日、40 日线,在 1 小时层次里,5 日、10 日线仍代表每一个下跌波段,如图价格处在 5 日、10 日线之下的情况,而价格每次回调到 20 日、40 日的地方受阻,我们可以知道价格仍处在 4 小时的下跌波段里,这样我们就找到了两个趋势层次——分形结构,20 日、40 日线代表 4 小时级别的层次,5 日、10 日线代表 1 小时级别的层次,当 20 日、40 日均线空头排列的时候,价格每次对 5 日、10 日线的回测,就是 1 小时层次内的做空机会,当然这个机会需要在 30 分钟或 15 分钟里更精确的把握,如在 15 分钟里每一次对 40 日线的回测受阻都说明是处在 1 小时的波段里,亦即需要寻找更低一层分形结构。
这样应用均线的趋势追踪法需要三层分形结构,最高一层为主结构,为我们指明趋势的方向,中间一层为我们找在此方向下的每一个波段,最低一层为我们抓住每一个波段的进出场机会。因为三层分形结构是自相似的,较低层次会沿着较高层次的方向前进,亦即三层趋势共振,而且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路径前进,直到趋势动力耗尽或遇到更大结构里的阻力回返。因此按照分形结构追踪趋势胜率较高。
现在再来说一点交易心理方面的内容,关于交易心理,听的比较多的就是技术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心态,或者技术占 20%,心态占 80%,等等,强调交易心理的重要性,把技术分析放在次要地位,这样说是对,但也不对。
对,是因为假设技术是一把枪,是你的武器,在交易的战场上能否打的赢,就看你敢不敢开枪,如何开枪,这取决于你的心理活动。
不对,是因为你如何确定自己的枪是能开火的,如何确定你拿的是真枪,如果不能确定拿的是什么就投入战场,不能确定你的技术是否真的能胜任交易,但你的耳边响起一个声音,让你相信它,坚持它,你的心态很好,你坚持了,可你又如何确定自己不是盲目的乐观,你可能拿的是个假枪,带着盲目的乐观做了市场的炮灰。
所以当谈到心态比技术更重要时,那意思是你已经有了实用的技术,有了能打仗的真枪,剩下的才是心理,若不能明确技术的效果就盲目坚持,可能坚持的是条不归路。
什么样的技术才是实用的有效果的,必然是经过大量的数据检验有效的,未来的行情还未走出,所以至少能够经受的住历史的检验,这就要求对技术不断复盘,或者看是否符合历史走势,经过检验的技术才能应用,你知道它有效果,知道它可靠,所以有信心坚持它,而不是盲目的乐观。当然技术的可靠性是统计上的可靠性,这要求应从概率的角度思考技术,不是不会出错而是存在一个胜率,同时跟胜率相配合的是报酬率,两者是相互影响,进、出场策略可以给出一个好的报酬率,胜率和报酬率决定了统计上的可靠性。
1、交易技术 2、进、出场策略(包含仓位管理) 3、交易心理,三者合一构成交易系统,每一项都要做到成熟,缺一不可。(楼上的吧友 逮捕令 1 就提出了一个不错的进场策略)
还经常听到的建议是,赚了钱后没有及时止盈反变成了亏损,或者盈利了一点没拿住提前跑了,或者亏损一定程度后再有机会不敢下单了,说自己贪婪了或者恐惧了,还有每天做几单,不能频繁的做,其实还是过分的在强调心理,这些不一定跟心理有关,可能只是因为你没有成熟的技术,或者没有成熟的进、出场策略,不知道该不该相信自己的分析。
关于进、出场策略,有一种进场策略叫金字塔加仓法,这个进场策略不一定是科学的,当行情按判断的方向发展到一定幅度后,加仓会导致面临的风险瞬间提高,因为当前行情的走势对未来走势的确定程度,并不一定比建仓之初高,当然这可能是仁者见仁的,每个人都会有符合自己个性的进、出场策略。
最后,当你有了成熟的技术(武器),有了成熟的进、出场策略(战术),然后才是心态,交易是有风险的,风险确实存在,成熟的技术可以保护你避免那些大的风险,好的进出场策略也能使你有个理想的报酬率,最后是否恐惧是一种选择。
对于长线单和短线单,有人认为下单后坚持持有,拿着拿着就成了长线,不敢持仓过夜、及时的落袋为安就成了短线,其实还是过度的强调心理因素,并不是心理因素决定该持长线还是短线,而是你的系统信号发出的是长线还是短线信号,因为系统发出的是长线信号,所以可以长线持有,不是因为坚持持有而成了长线。
注意因果关系,之所以能坚持持有,是因为系统发出的是长线信号,你知道它是长线还是短线信号所以做了长线或短线单,因果关系不能颠倒。不要指望在日内周期里做长线单,你很难在 1 小时周期里看到一周的走势,所以如果你是跟着周趋势做单,系统发出的自然是以周为单位的长线。
如果跟着 1 小时趋势做,系统发出的则是 1 小时级别的短线,所以首先你要知道系统发出的是长线信号还是短线信号,然后才是心理能不能坚持,心态决定成败,但系统决定心态,因果关系不能颠倒,要注意,当你有了成熟的技术(武器),有了成熟的进、出场策略(战术),万事俱备,然后才是心态。
准备举几个常用的指标例子再来扯一点交易系统的第一部分,交易技术(或者叫交易信号),就是通常说的技术分析,一说到技术分析,会联想到很多技术方法,诸如蜡烛图技术、西方技术形态、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等等,这些个理论能够有效的原理是什么?
技术分析理论建立在三个假说之上,或者说技术分析的前提是这三个假说:
1、市场包容消化一切,2、价格沿趋势行走,3、历史会重演
实际应用的是 2 和 3,而 2 还推论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趋势具有惯性,趋势具有惯性,是因为趋势具有能量,而能量的变化又推论出趋势行进中会遇到阻力——支撑、压力,以此研判趋势的持续和反转,因为 3 对应的价格形态不易发现,所以楼主认为 2 的实际意义更重要,关于更全面的技术分析诠释,可以参考《期货市场技术分析》,这本书被誉为技术分析的圣经,对技术分析的主要理论有着深入详细的讲解,有兴趣的可以在这里下载 http://vdisk.weibo.com/s/uboys1uwdbU-n
下面则举几个技术指标的例子,仅代表楼主个人的理解
先介绍一下 K 线,K 线起源于日本,以一段时间里的开盘价(起始价)、收盘价(结束价)、最高价、最低价作成了类似蜡烛的线图,所以也叫蜡烛图,关于 K 线的介绍可参看书《蜡烛图方法从入门到精通》,有兴趣的可以从这里下载 http://vdisk.weibo.com/s/uboys1uwdbU-T
K 线为什么有用,因为 K 线反应的也是一段时间内价格的能量变化,K 线组合反应了某种能量形态,应用的原理是假说 2。因为 K 线是代表了一个时间单位内的四个价位,所以能预测下一个或有限几个 K 线,代表的是一个比较短期的预判,所以应用 K 线时为了获得充分的盈利空间,最好能在日级别以上周期里研判。
对于 K 线楼主建议关注三点,1、K 线只代表了很短期的几个周期单位的走势,2、为了获得足够的盈利空间,最好将分析周期放在日以上级别,3、因为大多数指标是根据收盘价计算的,所以 K 线的收盘价很重要,如可以经常看到在小时级别收盘时价格异动。
K 线组合反应了某种能量形态,K 线的组合有很多种,而比较可靠的几个组合是反转组合,乌云盖顶、刺透,看跌吞没、看涨吞没,黄昏星、启明星,下降三法、上升三法,当然这些组合也只能预测接下来有限几根 K 线的走势,所以单独应用 K 线最好放在日以上周期里,在日内周期里需配合其他方法
K 线的内容就不裁图介绍了,比较简单,除了上面的书之外,还可以百度了解
接着介绍下均线,在这之前先介绍下乖离,通常乖离指价格线远离某个指标线的现象,乖离更多的是属于基本面的概念,普遍的意义是一个量偏离了另一个量,而有向另一个量靠近的倾向,就叫乖离。比如 K 线远离均线后会向均线靠近;短期价格走的过远偏离了长期趋势,即出现了超买超卖,则向长期趋势回归。
上面楼层介绍趋势时已经说了一点均线内容,因为趋势是震荡前进的,为了过滤震荡的毛刺,对价格求平均就得出了平滑的走势,这就是均线的由来,均线为什么有用,因为均线是平滑了的趋势,应用的是假说 2。我们应该经常这样的学着发问,为什么这个东西有用,这东西到底说明的是什么,正如上面楼层已经介绍过的,你需要知道自己拿的是什么,是不是真枪,有没有用,能不能开火,不清楚是否有用就投入交易,等于盲人骑瞎马,在这个市场是走不远的。
平均线的计算一般是三种方法,比如 20 日线,把 20 个收盘价相加再除以 20,得到的平均线叫简单移动平均线,简称为 SMA(Simple MovingAverage),因为 SMA 里各个收盘价的权重是相同的,有些人认为更接近当前的价格更能反应当前的走势,应该赋予更高的权重,于是便有了指数加权平均线和线性加权平均线,指数加权平均线简称 EMA(ExponentialMoving Average),线性加权平均线简称 LWMA(Linear Weighted Moving Average),增加了近期收盘价的权重也增加了均线的灵敏度,变动的也更快,各均线更接近当前的收盘价的权重 LWMA>EMA>SMA,所以均线的灵敏度也依次降低,MT4 里还有一个 SmoothedMoving Average,其实是等于两倍的 EMA,各均线计算方式可在网上查找就不过多介绍了,为了能及时有效的反应趋势又不至于太灵敏,所以最常用的是 SMA 和 EMA。
均线的一般用法,如利用短期均线对长期均线的金叉死叉信号做单,这个信号是有效的吗,我们又一次提醒要经常发问,这个信号是什么意思呢,它表示短期趋势强于或者弱于了长期趋势,它不一定是个有效的信号,因为这个信号比较滞后,当信号出来时短期走势可能已经结束了,这在横盘状态时经常发生。比较及时的用法是均线对价格的支撑、压力信号,如上面楼层介绍趋势时均线对 K 线表现出的压力就是做空信号,因为均线是平滑后的走势,相比于价格走势如果将均线看作较长期的趋势,那么价格回返均线受到阻力,其实则是短期走势对长期趋势乖离后回归,回归到长期趋势后遇到支撑、压力将再次沿着长期趋势前进。
不同周期均线的走势同向,亦即多头排列或空头排列,称为不同周期趋势的共振,共振给出了各趋势共同的方向,均线的支撑、压力给出了入场位置,这样有了交易的方向及入场位,这是均线能给出的两个基本内容,因为入场交易需要共振方向和支撑、压力位,所以至少需要两个均线周期,两个均线同方向确定交易方向,较短期均线确定支撑、压力位,为什么不用较长期均线确定支撑、压力位,因为这样价格将突破短期均线,也就失去了方向共振的意义,除非再用个更长期均线作为共振,这样一般三个均线就够了,代表短、中、长期三个趋势,中、长期均线必须共振,作为交易的方向,短、中期均线用以确定进场位置。
如下图一段走势的例子,其中均线上到下分别是 20EMA、40EMA、60EMA,均线是多头共振,确定了交易方向为做多,价格回踩 20 日或 40 日线受支撑,且支撑低点顺着均线上升,则表明支撑位置有效,可以进场做多。均线给出了交易的方向和进场位置,但没有给出出场位置,所以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
接着介绍均线的重要衍生指标——平滑异同平均指标 MACD。随着趋势能量的释放,短期趋势的强度会表现的强于长期趋势,短期趋势会逐渐远离长期趋势,即乖离会越来越大,若用均线代表趋势,则短期均线与长期均线的差距越来越大。而 MACD 以图形的方式将这种差距直观的呈现了出来。
我们又一次提问,MACD 到底是什么东西呢,MACD 在国内软件上通常是三个量,快线 DIF、信号线 DEA、柱线 BAR,计算是先选取两个指数加权平均线,短期(快速)EMA1、长期(慢速)EMA2;也可以用简单平均线,但需要修改指标代码。计算如下:
DIF=EMA1—EMA2,即 DIF 是快速 EMA1 与慢速 EMA2 的差距,也叫乖离。
DEA=EMA(DIF,M),这表示信号线 DEA 是 M 个 DIF 的平均值,平均值的计算方式是指数加权。也可以用简单平均方式,根据个人需要来修改指标公式的代码即可。
BAR=2*(DIF—DEA),这表示柱线 BAR 是快线 DIF 与信号线 DEA 的差距(乖离),因为有时差距比较小,在指标窗口里柱线会很短不易观察,就乘以 2 变为 2 倍长度,修改指标代码页则可以更改倍数。
在 MT4 软件上,只有 DIF 和 DEA 两个量,其中 DIF 是用柱线作图的。要想使用国内三个量的双线加柱线 MACD,加载第三方自定义的 MACD 即可。这里提供了一个 MT4 软件的双线 MACD,计算 DIF 的快、慢均线,均线应用的价格,计算信号线 DEA 的平均方式,柱线的长度倍数,均可以根据需要在参数属性里更改。有兴趣的可以在这里下载http://vdisk.weibo.com/s/uboys1uw3v4xg
由 MACD 的计算可以知道,DIF=EMA1—EMA2=0 时,EMA1=EMA2,即 DIF 穿越 0 轴时就是均线金叉死叉的时候,同样柱线 BAR 穿越 0 轴时就是 MACD 的双线金叉死叉时。因为 EMA1、EMA2 两条均线运行时,不断的靠近分开,所以均线间的差距—DIF—可以表示快速均线相对于慢速均线的强度变化,这个强度也是均线运行的速度,短期均线比长期均线运行的速度快,到底快了多少?每个时间点价格跳动后,均线的差距 DIF 除以单位时间 1 就是表示了快的量,当 DIF 远离 0 轴时表示快速均线远离慢速均线,当 DIF 靠近 0 轴时表示快速均线靠近慢速均线,因均线也是平滑的趋势,所以 DIF 也是短期趋势相对于长期趋势的强度。
下图是 MACD 的走势与均线走势对比图,MACD 参数是(12,26,9),绿线是 DIF,红线是 DEA,蓝色均线是 12 日 EMA,粉红均线是 26 日 EMA,从 DIF 的走势里可以直观的看出 12EMA 与 26EMA 的距离关系,12EMA 在 26EMA 之上 DIF 大于 0,就是通常说的在 0 轴之上是多头,12EMA 在 26EMA 之下 DIF 小于 0,就是通常说的在 0 轴之下是空头,MACD 的多头空头其实就是快速均线与慢速均线是多头排列还是空头排列,当 DIF 穿越 0 轴时则是均线在交叉。而 MACD 的柱线翻红还是翻绿,就是 DIF 是在 DEA 之上还是之下,柱线穿越 0 轴就是通常说的 MACD 金叉死叉。
假说 2 的推论是趋势具有惯性,是因为趋势具有能量,趋势的能量在释放中,短期趋势会偏离长期趋势越来越远,扩张的速度越来越快,直到能量释放完,短期趋势会减速并向长期趋势回归来重新积聚能量。我们继续提问,MACD 为什么有用,因为 MACD 直观的呈现了趋势能量的变化,MACD 是能量指标,如果 DIF 比喻为趋势的速度,则柱线 BAR 就是趋势的加速度,因为趋势要改变,通常要经过减速后再反转,除了突发情况下的极少的 V 反,因此 MACD 也是超前指标,在趋势反向之前就提前做出反应,因为 MACD 超前,所以经常看到在 MACD 走弱表现出背离后趋势又前进了一段,甚至连续几次背离后趋势才开始反转。有些人把 MACD 双线 DIF 与 DEA 的交叉作为交易信号,把 MACD 认为是滞后指标,其实滞后的不是指标,而是人所用的方法,看 MACD 双线的交叉关系,其实是看的柱线 BAR,因为柱线正是双线距离的直观表示,它比速度 DIF 更超前更灵敏,在 DIF 向 0 轴回返之前就已经提前缩短了。因为 MACD 是超前指标,单独应用 MACD 做反转信号时,至少等到 MACD 两次以上背离时再介入,避免入场过早导致套单,如果 MACD 的谷或者峰幅度不够大,入场过早还可能遇到的是小幅度反转,趋势再积聚能量后可能走的更远导致损单。
以下图可以看到,MACD 谷低点抬高,表示空头趋势减弱时,趋势仍然继续创出了新低,这正是 MACD 超前的直观表现,而在每一次 DIF 由下降拐头向上升之前,柱线 BAR 更是提前缩短,也比 K 线的回调提前。
有些人把 MACD 的 0 轴当成 60 日线,不知道是否股市或者其他市场里的经验,0 轴就是两条均线距离为 0 ,相交叉的点,跟 60 日均线,不管是 60 日简单均线、指数均线还是线性均线,没有关联性,至少楼主没观察到有什么关联,MACD 是均线衍生出的很重要的辅助指标,直观的表示了均线里不易观察的属性,使均线的功能获得了发展,《振荡指标 MACD》这本书里介绍了一些 MACD 的用法,有兴趣的可以从这里下载http://vdisk.weibo.com/s/uboys1uwdbU-A 。
MACD 的背离是指价格峰/谷创新高或新低,但 DIF/BAR 的峰/谷降低或升高,造成了 K 线和 MACD 的指标线走势相背,MACD 背离是经常发生而且是超前的,为了提高准确度,应用 MACD 的背离做反向单应最好等到两次以上背离出现,楼主发现背离一般不会超过五次,且第四、五次都是趋势末端的挣扎,制造一个趋势继续爆发的假象,很快就会大幅的反转,但四、五次背离出现的很少,出现三次背离就反转的情况最多,当出现三次背离的时候,是成功率很高的反转信号
MACD 的背离信号为什么有效,因为 MACD 是能量指标,背离是能量逐渐枯竭的征兆,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所以三次背离后往往是反转。
下面是一个黄金的历史图
图中可以看到,MACD 的峰经过了三次降低,形成三次背离,之后开始了反转,这是个比较标准的背离走势,在第三次背离形成过程,K 线走势的斜率也明显降低,这也说明了趋势上升的力度衰竭。每一次背离出现都会回调,且回调的目标是前一个峰包含的价格区间,回调的第一目标则是前一个峰顶对应的价格。
下面是原油 4 小时图
可以看到 MACD 也是经过了三次背离开始反转,其中第 2 次背离可以看成两个,但最好看成一个,因为这两个峰较小,峰顶距离也比较近且中间的回调较小,应归为一个大的有震荡的峰,这样使三次背离的等级是一样的,只有等级一样才能比较强弱。背离 1 略做回调,背离 2 回调到了 1 的峰顶对应的价格,背离 3 回调到了 2 的峰底,也是 1 的峰顶,但三次背离会形成反转,反转的最终目标是 0 峰对应的价格区间,即 51-54,如果在这个区间支撑住说明这一波上涨的起点得到了稳固,后面会延续多头走势,如果跌破 51 则这一波上涨失败,后面会继续探底。
从 MACD 背离信号可知,背离既给出了入场位,也给出了目标位,所以是非常实用的信号。而且从目标位的判断可以发现,价格峰和谷画做的水平趋势线,是非常有效的支撑压力线,因为峰和谷是 K 线遇到阻力形成的,并且收成小实体 K 线,是成交密集区,因此用水平线判断支撑阻力可能要比斜边趋势线更有效,反正楼主是不会用斜边趋势线。
MACD 是对均线功能的扩展,其背离的判断可以帮助及时发现趋势反转的节点,并且能判断反转的目标,MACD 就介绍到这,对 MACD 的功用有兴趣的可以多去发现并欢迎在此交流。
关于参数的设置,以下给出一点参考。
均线参数通常两种设置方式,按经济周期的意义设置,5 日代表一周,20 日代表一月,120 代表一季度;按照斐波那契数字设 5、8、13、21、34,斐波那契数字是宇宙间的神奇规律,或许也是宇宙以黄金比率自相似的分形结构,用在交易市场也有奇效。
也可以用某根均线作为基准线,比如 120 线作为自己交易体系里的基准趋势,交易顺着这个基准趋势的方向,对趋势向低级别分解,其 1/2,1/3,1/4 对应的均线是 60 日、40 日、30 日,在这三个较低级别找入场位,基准线作为趋势的生命线,基准线方向变了,就说明当前观察的周期对应的趋势改变,需要将周期放大,以更长期周期把握趋势。
也可以用 5 日均线代表基准趋势,作为最低级别趋势,将趋势向上放大,其 2 倍,4 倍,16 倍对应均线是 10 日、20 日、80 日,这样假设在 15 分钟周期里,5 日线代表 15 分钟的基准趋势,10 日线就对应 30 分钟的基准趋势,20 日线、80 日线分别对应 1 小时、4 小时的基准趋势,亦即在 15 分钟里可以同时看到 30 分钟、1 小时、4 小时的趋势,均线同方向就是这些周期的趋势共振,在 15 分钟周期里顺应 20 日、80 日均线的方向交易就是顺应 1 小时、4 小时的趋势,这与 120 均线向下分解是异曲同工的。
以一根均线进行乘除得到更多均线,每一根均线都代表某个周期级别的基准趋势,应用的也是分形的思想,比如上面 15 分钟里观察,80 日线就等于 4 小时的 5 日线,80 日线就代表了 4 小时的基准线——5 日线。
想要观察哪两个均线的位置关系,就可以用 MACD,比如看 12 日线与 26 日线的位置关系,就可以把 MACD 参数设置为(12,26,9),这也是传统的设置方法,如果想观察 6 日线和 19 日线的关系,也可以设置成(6,19,9)。以哪两根均线关系作为进场信号,就可以将 MACD 设为这两根均线的周期,这取决于自己的交易体系。
参数具体如何设置,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分析角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参数,参数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自己的分析方法、经验,设置适合自己的即可。
今天介绍下常用的震荡指标 RSI,多头力量大于空头力量时,K 线收阳线,多头力量小于空头力量时,K 线收阴线,所以 K 线代表了多空力量的强弱,为了比较多空力量,RSI 便应运而生,相对强弱指标 RSI 以价格上涨幅度代表买方力量,以价格下跌幅度代表卖方力量,以涨跌幅度的对比代表买卖双方力量的对比。
RSI 的原始计算过程是先选定 RSI 的计算周期:N
计算周期内每根阳线的涨幅之和:∑(ClOSE—OPEN)
计算周期内每根阴线的跌幅之和:∑(OPEN—CLOSE)
把跌幅之和加上涨幅之和为涨跌幅总和,用涨幅之和除以涨跌幅总和,再乘以 100,即得到 RSI 数值:
RSI= 100*∑(ClOSE—OPEN)/(∑(ClOSE—OPEN)+∑(OPEN—CLOSE))
因此,当 K 线都收阴线时,阳线涨幅∑(ClOSE—OPEN)=0,RSI=0;当 K 线都收阳线时,阴线跌幅∑(OPEN—CLOSE)=0,RSI=100。
RSI 的取值范围是[0,100],RSI 有多种计算方法,不同的公式有不同的结果,但其意义都是买力占买卖力总和的比值。
RSI 一般计算周期是 14,当 RSI 趋近 100 的时候,是因为 K 线多数收阳,形成单边上涨,当 RSI 线趋近 0 的时候,是因为 K 线多数收阴,形成单边下跌。当 K 线从单边上涨受阻开始收阴线或从单边下跌受阻开始收阳线时,RSI 会立马拐头回返,但单边受阻后可能只是短暂的回调,之后继续单边,RSI 也继续趋近 100 或 0,此时可看到 RSI 在 70 附近或 30 附近震荡,此时若认为 RSI 处在超买或超卖区间而做反向单,则是很危险的。而在震荡趋势情况下,当 K 线趋近震荡区间边缘时,RSI 提示的超买超卖信号有效,震荡指标一般也是被要求应用在震荡走势的,然而即是震荡势,价格接近震荡区间边缘时有两个选择——突破和回返,RSI 提示的只有回返信号,没有突破信号, RSI 提示的回返信号则变得很不可靠。因此 RSI 最好用在日级别以上的震荡趋势,因为在大级别里形成的震荡不容易突破,但此时应用 RSI 的信号又显得鸡肋了,因为开仓的主要理由是大级别震荡不易走出,而不是 RSI 的信号,尽管 RSI 的信号刚好也总是出现。
本着顺势为主的原则,RSI 较为可靠的信号是将其应用在判断回调趋势是否受阻,既然是回调,自然没有主趋势的力度强,因此回调方向相比于主趋势方向 RSI 总是无法进入超买或超卖范围,此时可判断价格回调受阻将延续主趋势,如下图
上图两个多头和空头趋势,沿着主趋势方向 RSI 能进入超买和超卖区,但回调时总是不能进入超卖和超买区,因此可判断回调的力度小于主趋势力度。多头趋势回调时 RSI 不能继续下降说明回调受阻,趋势将延续多头;空头趋势回调时 RSI 不能继续上升也说明回调受阻,趋势将延续空头。直到沿着主趋势 RSI 不再进入超买超卖区间,方可判断趋势可能要反转。
RSI 用法总结:1,用于震荡趋势,最好用日级别以上周期;2,用于单边趋势,判断回调何处受阻,然后顺应主趋势操作;3,当主趋势创新高或新低,RSI 不能继续进入超买超卖区,说明主趋势力度减弱受阻,可判断趋势反转,但 RSI 判断趋势的反转不是很可靠,仍需慎用。
RSI 就介绍到这,有兴趣的吧友可多研究
继续介绍另一个常用震荡指标 KDJ,在此之前先说一下趋势线,因为趋势线也经常被使用。
趋势线一般人都会画,画成三角形、楔形、上升或下降通道之类的,就不多对此介绍了,只说一点注意事项,因为趋势线是直线,画成后表明价格在趋势线的一侧沿着趋势线的倾斜度前进,趋势线的斜率是价格趋势随时间的变化速度,价格每次碰到趋势线都会受到阻力,然而通常,盘面的价格刻度是等比刻度,意味着价格趋势与时间是线性关系,而实际上价格趋势与时间不是线性关系,亦即价格趋势相对于时间不是匀速变化的,研究者发现价格使用对数刻度更能反应价格趋势与时间的关系,在这样的图表上,可以用趋势线把价格趋势与时间的非线性关系近似表示成线性关系,使趋势线真正发挥了其本身意义的作用,国际成功的技术分析大师也都推荐使用对数刻度,因此使用对数刻度才是对趋势线正确的使用。
现在继续介绍 KDJ,这是一个鸡肋指标,KDJ 的计算方法如下:选取周期 N
计算周期 N 内最高价(顶)与最低价(底)的差,得区间宽度:区间顶-区间底=HHV(HIGH,N)-LLV(LOW,N)
计算当前收盘价与区间底的差:收盘价-区间底=CLOSE-LLV(LOW,N)
计算两个差的比值:RSV=(CLOSE-LLV(LOW,N))/(HHV(HIGH,N)-LLV(LOW,N))*100
对上述比值求 M1 日平均值得 K 值,一般是简单平均值:K=SMA(RSV,M1,1)
对 K 值求 M2 日平均值得 D 值,一般也是计算简单平均值:D=SMA(K,M2,1)
求 K 值对 D 值的偏差(乖离)得 J 值:J=3*K-2*D。
一般 N=5,M1=3,M2=3,即 KDJ 的一般参数是(5,3,3)。
现在看 KDJ 是怎么跟着价格变化的,当周期 N 选定后,区间顶和底也固定了,区间的宽度也固定了,当价格向区间顶前进的时候,根据计算可知 K 值会迅速上升,当价格向区间底前进的时候,K 值会迅速下降。因此 KDJ 的理论依据是当价格处于上涨状态时,收盘价倾向于接近 N 日的价格区间上端;相反,在下跌趋势中收盘价倾向于接近 N 日价格区间下端。当区间宽度固定时,亦即在震荡趋势下,价格到达区间顶部就会下跌,到达区间底部就会上涨,这是必然的,不然就不叫震荡势了,而在区间顶部根据计算 KD 必然超买,在区间底部 KD 必然超卖,因此在震荡势下看 KD 没有必要,只要是震荡势,就可在区间上部做空下部做多,根本没必要看 KD 的超买信号做空或超卖信号做多。因此在震荡趋势下 KD 是鸡肋。
如果不是震荡趋势,在单边趋势下,周期 N 内的最高价和最低价跟着趋势上升或下降,价格区间就会跟着趋势移动,在上升趋势下,收盘价顶着区间顶部上升,KD 会一直处在超买状态,在下跌趋势下,收盘价压着区间底部下降,KD 会一直处在超卖状态,亦即 KD 出现了钝化,此时万不可在上升趋势里跟着超买信号做空或下降趋势里跟着超卖信号做多,此时你会发现空头不死涨势不止,一直涨下去就没有所谓的超买。因此 KD 在单边趋势下失去了作用,因为它也不是个趋势指标,而在震荡势下又是鸡肋。
本着顺势为主的交易理念,KD 也是能发挥作用的,那就是将 KD 的超买超卖信号应用在判断回调趋势结束,而将 KD 的形态应用在判断主趋势的反转。你会发现,在上升趋势下,KD 超买信号后若做空,价格没有跌几个点 KD 就立马跌到超卖区了,这是因为当出现回调时,意味着价格区间的顶部被确定了,而底部随着新K线的形成还在上升,根据计算可知收盘价与底部的差在快速缩小,KD 也就迅速的跌到了超卖区,因此在上升趋势下可根据 KD 的超卖信号做多,下降趋势下则相反。然而你又无法判断价格接下来是震荡还是持续,所以选择合适的 KDJ 参数比较重要,这需要经验的判断,而且你还需要一个判断主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的方法,这是 KD 无法有效做到。选择好合适的 KD 参数后,可根据 KD 形态的走势与价格的走势相背离判断趋势是否反转,然而 KD 的形态也不易划定,没有统一的标准,也需要个人根据经验设定属于自己的 KD 形态。
上图是原油的周线图,KD 参数(9,3,3),可看到 KD 形态与价格走势背离后出现反转。在当前的一波反弹中 KD 进入了超买区,而且K线收小实体线,也明显出现受阻迹象,可以判断接下来应是下跌或维持一段时间的震荡。
总的来说 KDJ 不是一个很可靠的指标,楼主认为缘由就是其计算的方式,把价格区间限定在了一个矩形里面,实际的价格波动不应是在一个最高价和最低价限定的矩形区间内,而应是几个最高价和几个最低价限定的不规则区间内,用趋势线画成的上升或下降通道就是一种这样的区间,也或许是别的某种不规则区间,下次将介绍一种不规则区间——布林通道,以及一种比 KD 更有力的震荡指标。
介绍一下布林线,布林线的计算方式很简单,选取 N 日简单移动平均线 SMA,选取 N 日收盘价的标准差 StD,则
上轨:UPPER=SMA+m*StD
中轨:MAIN=SMA
下轨:LOWER=SMA-m*StD
SMA 的周期 N 一般默认为 20,m 是系数,一般默认为 2。
由于标准差的特性,上轨和下轨表明了价格偏离平均值的离散程度,反应的是价格对平均值的乖离,当布林线收口时,表明价格进入了成交集中区,形成了横盘整理;当布林线开口时,表明价格进去了成交发散区,形成了趋势。
我们再一次提问,为什么布林线有用,或者问作者为什么要发明这样一个指标。对所有的指标都可以这样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发明这个指标,这个指标到底有什么用?明白了作者的意图,明白了指标的设计原理,就明白了指标为什么有用,如何运用。
由于价格趋势是 N 字形震荡的,所以需要知道趋势的方向,也需要知道震荡的范围,历史上的交易大师用包络线或通道来代表震荡的范围。而用标准差表示的震荡范围被认为最符合统计学意义,这就是布林线的发展过程。
布林线的用法归纳为以下几点:
布林线的宽度代表的是价格的波动率,布林线的伸缩节奏,是波动率的强弱循环,表示了市场的一种周期性。可以跟随伸缩节奏判断趋势的持续与反转;当布林线开口放大时说明趋势继续发力,当布林线收口时说明趋势将要整理。
布林线是价格趋势的不规则通道,价格相对于这个不规则通道的位置,能给出比 KD 更可靠的超买超卖信号。关于相对位置和布林线带宽会在下次介绍。
价格相对高低的概念,被认为是布林线发明者布林格最重要的贡献之一,通常认为,当价格不再创新高或新低时,认为顶部或底部成立,而布林线对顶部高点的定义是,当价格虽然创了新高,但高点没能再突破布林线上轨,认为探顶成功;布林线对底部低点的定义是,当价格虽然创了新低,但低点没能再突破布林线下轨,认为探底成功。
布林线由收口开始放大时,价格会行走在布林线之上,是持续信号,但要注意,顺势突破要比逆势突破可靠性更大。
布林线的上下轨通常是中轨值加减两倍的方差,设置不同的方差系数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使用两个不同周期的布林线,同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两个布林线交叉处往往是价格反转的节点。
使用布林线帮助寻找形态也大有奇效,任何形态都可归结为五点形态,而利用布林线的相对高低概念寻找形态,对形态判断的可靠度大大提高。
为了表示对作者布林格的敬仰,布林线更多更详细的用法,请参见布林格所写的《布林线》一书,这里提供了一个电子版的下载链接,喜欢看电子版的可在这里下载http://vdisk.weibo.com/s/uboys1uw3nhFA
上图是添加了 1 倍和 2 倍方差的布林线,周期是 40,可以看到价格是如何在 1 倍方差和 2 倍方差的轨道线间跳转的,这些信号属于经验信号,需要交易者自己去观察,总结出自己的经验信号
上图是周期为 20 和 40 的两个布林线,可以看到小通道是如何在大通道里运行的,在前一段下跌过程,小通道向上突破够成了回调修整,而不是反转,因此在接近大通道上轨后又回落,这样小通道的向上突破就成了假突破,如果跟着突破追多的话,很容易被接下来的回落止损。同样大通道的向上突破,相对于更大级别趋势来说,也是一种回调修整,只不过修整的级别更大一些,因此又有了后面的下跌。
介绍一下布林线,布林线的计算方式很简单,选取 N 日简单移动平均线 SMA,选取 N 日收盘价的标准差 StD,则
上轨:UPPER=SMA+m*StD
中轨:MAIN=SMA
下轨:LOWER=SMA-m*StD
SMA 的周期 N 一般默认为 20,m 是系数,一般默认为 2。
由于标准差的特性,上轨和下轨表明了价格偏离平均值的离散程度,反应的是价格对平均值的乖离,当布林线收口时,表明价格进入了成交集中区,形成了横盘整理;当布林线开口时,表明价格进去了成交发散区,形成了趋势。
我们再一次提问,为什么布林线有用,或者问作者为什么要发明这样一个指标。对所有的指标都可以这样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发明这个指标,这个指标到底有什么用?明白了作者的意图,明白了指标的设计原理,就明白了指标为什么有用,如何运用。
由于价格趋势是 N 字形震荡的,所以需要知道趋势的方向,也需要知道震荡的范围,历史上的交易大师用包络线或通道来代表震荡的范围。而用标准差表示的震荡范围被认为最符合统计学意义,这就是布林线的发展过程。
布林线的用法归纳为以下几点:
布林线的宽度代表的是价格的波动率,布林线的伸缩节奏,是波动率的强弱循环,表示了市场的一种周期性。可以跟随伸缩节奏判断趋势的持续与反转;当布林线开口放大时说明趋势继续发力,当布林线收口时说明趋势将要整理。
布林线是价格趋势的不规则通道,价格相对于这个不规则通道的位置,能给出比 KD 更可靠的超买超卖信号。关于相对位置和布林线带宽会在下次介绍。
价格相对高低的概念,被认为是布林线发明者布林格最重要的贡献之一,通常认为,当价格不再创新高或新低时,认为顶部或底部成立,而布林线对顶部高点的定义是,当价格虽然创了新高,但高点没能再突破布林线上轨,认为探顶成功;布林线对底部低点的定义是,当价格虽然创了新低,但低点没能再突破布林线下轨,认为探底成功。
布林线由收口开始放大时,价格会行走在布林线之上,是持续信号,但要注意,顺势突破要比逆势突破可靠性更大。
布林线的上下轨通常是中轨值加减两倍的方差,设置不同的方差系数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使用两个不同周期的布林线,同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两个布林线交叉处往往是价格反转的节点。
使用布林线帮助寻找形态也大有奇效,任何形态都可归结为五点形态,而利用布林线的相对高低概念寻找形态,对形态判断的可靠度大大提高。
为了表示对作者布林格的敬仰,布林线更多更详细的用法,请参见布林格所写的《布林线》一书,这里提供了一个电子版的下载链接,喜欢看电子版的可在这里下载http://vdisk.weibo.com/s/uboys1uw3nhFA
上图是添加了 1 倍和 2 倍方差的布林线,周期是 40,可以看到价格是如何在 1 倍方差和 2 倍方差的轨道线间跳转的,这些信号属于经验信号,需要交易者自己去观察,总结出自己的经验信号
上图是周期为 20 和 40 的两个布林线,可以看到小通道是如何在大通道里运行的,在前一段下跌过程,小通道向上突破够成了回调修整,而不是反转,因此在接近大通道上轨后又回落,这样小通道的向上突破就成了假突破,如果跟着突破追多的话,很容易被接下来的回落止损。同样大通道的向上突破,相对于更大级别趋势来说,也是一种回调修整,只不过修整的级别更大一些,因此又有了后面的下跌。
上图是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价格走势也同样类似,太阳的轨迹可以认为是长期趋势,行星的轨迹就是短期趋势,短期趋势总是会偏离长期趋势,当偏离一定程度后又会向长期趋势回归,这就是价格运行的面貌,跟随价格趋势操作,应用的就是价格沿趋势行走这条假说,而行走的规律,则是历史会重演这条假说,无论是波浪循环、还是三角形头肩形,都是在其某种规律下不断的重复。无论什么技术分析理论其原理都是应用的这两个假说。
接着结合布林线介绍下左侧交易法和右侧交易法,经常听到老师或他人建议说挂个突破单,突破了什么支撑、压力位就追进去,还有就是回调不破做进去,回调不破入场就是左侧交易,突破入场就是右侧交易。
上图是 4 小时图,表示了上涨与下跌过程,在回调遇阻后入场为左侧交易,突破波段高点和低点追进是右侧交易,这是用水平趋势线标示的回调阻力线和突破阻力线,入场之后,止损是在阻力线后几个点
把上图的回调阻力线称为左侧线,突破阻力线称为右侧线。
既然左侧交易是在回调不破时入场,那么就会遇到回调突破的情况,通常对左侧线的突破为假突破,这就需要一个合适的止损位防止被洗出去,而用水平趋势线表示的左侧线后几个点就是比较合适的止损位,水平趋势线通常不会被突破,如果突破也不等于趋势要反转,而是出现较大级别的回调,这通常可以看到之前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整理,已经消化了小级别的趋势力量,在较大级别调整完毕后,同样会遇到一根左侧线的阻力,可以继续顺势左侧进场。
上图是上方多头趋势的 1 小时图,可以看到价格跌破中间蓝线形成一个向下的假突破,很快又遇到阻力而后继续上涨。
因此左侧交易需要预防的是假突破,也就是怎么寻找最可靠的左侧线呢,两个方法结合,第一,最可靠的左侧线自然是能代表价格经过充分调整且不会突破的线,而价格经过充分调整会形成一个成交集中区,最能表示这个成交集中区的就是布林线,且布林线在集中区呈收敛横盘形态,因此左侧交易入场位就是在收敛横盘的布林线上下轨处,止损则是在轨道线之外几个点。
如上图是上面 4 小时多头和空头趋势添加了布林线的效果,布林线周期是 26,方差 2,左侧线和右侧线就被布林线的上下轨自动表示出来了。
第二个方法就是多周期相互过滤,对上方的 1 小时图加上布林线效果如下
可以看到向下突破时布林线开口,不适合左侧交易,要等到布林线再次收口时才能进场,而 1 小时的向下假突破和震荡被包含在 4 小时的布林线收口过程中,因此这是 4 小时级别的调整,而不是 1 小时的向下反转,所以通过周期过滤可以防止假突破。
右侧交易通常认为是趋势继续突破前进,然而追进去后却无法知道趋势到底还能走多远,有时追进去后趋势很快就反转了,结果被套在了顶或底。因此右侧交易需要注意突破的位置,是在趋势刚前进不久时的继续突破还是已经到了趋势的末尾。
如上图是趋势由上升反转向下,在初始不久的向下突破追空可以获得较多的盈利,而在末尾的突破追空利润还没几个点趋势很快又反转向上了,所以右侧交易容易套在顶和底,为了防止追在趋势的末尾,比较好的方法就是用 MACD 指标过滤,当 MACD 背离的时候,就是提醒信号,趋势的动力已经减弱,可能到了趋势的末尾,要慎重追单了。然而此时,左侧交易仍然可以有不错的利润,因为一段趋势只有一个头和一个尾,但中间可能经历无数个回调,每次回调后都可以左侧入场,也可以右侧入场,但左侧入场的利润总是会大于右侧入场,直到趋势的尾部最后的回调和突破,右侧追进可能被套,但左侧扔可以盈利。
有些人喜欢用斜边趋势线表示支撑、压力线,当价格回调到趋势线不破时预计会回返就做个反转单,突破了则追持续单。
如上图,用趋势线画成一个近乎平行通道形式,价格沿着通道震荡下行,每次靠近通道时做个回返单,抓一个又一个的短线波段,然而,标准的通道非常少见,价格不会总是到达通道就回返,因此入场位不容易判断,但顺应通道的方向做空,总会比在通道下方做多更可靠,毕竟顺势操作才是胜率最大的。而对通道突破后追进去,或者等回测通道不破追进去,只有在趋势的末尾或形成 V 反胜率才较高,如上图,突破下降通道后直接 V 反向上,此时追多进去可以获得不错的利润。
但是 V 反的行情是少数,大多数对这种通道的突破,不是突破,而只是正常的调整,调整使价格很自然的横出了通道,因为趋势的头和尾只有一个,大多数时候的通道只是形成调整。
如上图,价格“突破”了通道后,如果追多进去,或者等价格回测下又继续上涨,认为突破确认做多,很快就被价格回落套牢,之后发现价格原来是横过去了,没有按照突破的意思展开多头上涨,而横盘使做的多单套牢或者止损,而且如果认为价格突破通道后没有再回到通道内,认为后面又回测了低点的支撑,形成了支撑平台而做多,就成为了在右侧线做多,但很快右侧线被突破价格继续下跌,如下图所示
因此当用斜边趋势线作为支撑压力线时,通道很少有标准的,而且价格总是刚好碰到趋势线受阻的情形很少,入场位不易判断,止损位也不易设定,而对通道的突破判断趋势反转胜率较低,大多数是正常的调整,而不是突破。
当通道形成的时候,指标总是连续背离的,这是种趋势动力持续衰竭的走法,顺应通道的突破很少见,而且越是标准的平行通道顺势突破的可能越少,只有在楔形的情况下,一边近乎水平,其被突破后追进去才有较多的利润,因为楔形基本都是持续形态,但较为平行的通道很少顺势突破,而且突破没有几个点就会很快返回通道内,一般都是调整的方式横出通道,如下图价格在近乎平行通道内震荡下行,MACD 连续的背离,说明趋势的动力在持续的衰竭
如上面楼层介绍的,趋势线暗含价格与时间是线性关系,但这种线性关系不是等比刻度下的线性关系,而是对数坐标下的线性关系,所以应用趋势线画通道时要使用对数刻度才能增加可靠性